有著發明展奧斯卡的美國匹茲堡INPEX國際發明展,今年共吸引19個國家、近600件作品爭相奪牌,花蓮慈濟科技大學奪下1金2銀佳績,得獎作品皆為該校產學合作產品,其中以紅蔾萃取的生技作品更獲得金牌及「克羅埃西亞特別獎」雙料佳績,隨行的紅蔾供應小農吳正忠訝異直呼:原來我的紅蔾「那麼厲害」! 紅蔾萃取並獲特別獎 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與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並稱世界三大發明展,第32屆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日前落幕,台灣參展團由14家企業、8所學校及個人參賽共66件參展作品,榮獲29金27銀及8面特別獎,是得獎率最高的團體。 慈濟科技大學「應用於組織修復之葵諾亞(紅蔾)芽點生物活性膜」由助理教授劉威忠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發芽過程容易發霉、腐爛的「紅蔾芽」富含生醫活性物質,萃取適合開發成保健與生醫美妝品,也因紅藜芽有別於市場的紅藜穀物產品與克服研發的高困難度,不僅奪金、更拿下特別獎殊榮。 產學合作另2作鍍銀 獲得銀牌的「萃取自香檳茸具抗氧化與美白功效之活性膜」,由慈濟科大與樂活生技合作開發具深層保養與美白功效的萃取物,並利用花蓮農改場取得花東有機廢棄稻梗作為菇類栽培基質,既可達到綠色循環農業的效益,更能提升農產外銷的經濟效益。 同樣獲得銀牌的「應用於傷口修復之葡萄藻纖維素」,則利用海洋深層水培育高品質的葡萄藻,再萃取精華,製成活性纖維素敷料,可促進分泌有助傷口修復的細胞激素與膠原蛋白增生因子。目前已行銷日本、東南亞與法國等,也是慈濟科大與東藻生技合作多年,落實深耕在地產業的理念。(出處:中國時報) 慈濟科技大學師生團隊參加2017第32屆美國匹茲堡INPEX國際發明展,獲1金2銀及特別獎。(慈科大提供)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天(20日)視察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看好比目魚「牙鮃」具有經濟競爭力,期許水試所能夠突破關鍵養殖技術,結合東部深層海水產業發展冷水養殖,並搭配國家發展委員會對臺東地區的漁業經濟規劃,打造出具有東部特色的經濟產業。
比目魚「牙鮃」肉質細嫩,臺灣多從高緯度國家進口。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約三年前從韓國進口牙鮃培育,已初步完成人工繁殖研究。 林聰賢今天在立委劉櫂豪、水試所長陳君如等人陪同下,視察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冷水魚類養殖研究成果。 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說明,臺灣屬於亞熱帶國家,冷水性魚類不易養殖,因此每年得進口比目魚、鮭魚等冷水魚類約100億元。 如果臺灣能夠建立冷水魚類養殖產業,取代10%到15%的冷水魚類進口量,不但可以減少進口依賴,也可提升國內水產養殖的產值與創造就業機會。 水試所指出,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又名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等,屬於溫水性底棲魚類,主要棲息於近海底層,喜好沙質或泥沙底質的環境,具有潛沙習性。體型呈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不游動時皆伏於底部。 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韓國、日本、臺灣等地。臺灣可於西南、北部及澎湖海域發現其蹤跡。 目前臺灣市面上所販售之鰈形目魚類(比目魚、鰈魚、鰨魚及其他扁魚類),主要以生鮮、冷藏或是冷凍方式由中國大陸、格陵蘭、加拿大等國家進口。 國人對鰈形目魚類接受度高,但國內其繁養殖技術相對缺乏下,有必要建立其相關繁、養殖技術。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於2014年起從韓國進口牙鮃魚苗開始進行培育,目前已初步完成人工繁殖研究。牙鮃種苗利用圓形飼育槽採流水方式養殖,水溫控制在22~25℃,鹽度為32~34psu,並定時投餵人工配合飼料。 牙鮃種苗(體長約9公分,體重約10克)經飼育6個月後其體重可達300公克以上。目前試驗研究結果也顯示培育時的密度、光照、換水率及投餵頻率等皆會影響其成長。 水產生物種原庫已培育3年達成熟體型之牙鮃種魚,其種魚經溫度調控後於2017年3月23日在臺灣首次自然產卵,其受精卵呈圓球形透明之浮性卵,受精率約70%,受精卵卵徑為0.94±0.01mm,油球徑為0.16±0.01mm,在水溫21.5℃經32小時左右仔魚孵化,受精卵孵化率約50%,剛孵化之魚苗體長為2.12±0.03mm,目前持續進行人工繁殖相關研究及量產技術研發。 水試所表示,相關量產技術確立後,可將技術移轉至產業進行種苗生產,以供應花蓮、臺東等深層海水養殖業者,或使用中油公司LNG冷排水來進行養殖,可望增加國內水產養殖魚種的多樣性,並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利潤及競爭力。(出處:農傳媒) 經濟日報 黃逢森 ![]() 台肥集團-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日前參加在瑞士舉行的Vitafoods Europe歐洲國際營養保健食品展,其核心商品「深海天然礦物質D-MINNERALZ」以運動營養為訴求,在會展中備受矚目;另外「深滋味天然鹽」則勇奪2017歐洲Monde Selection國際品質評鑑金獎,讓台灣海洋深層水產品揚名國際。 該公司表示,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型態起源於37億年前的海洋,海洋中充滿了70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人體的血液中所含礦物質比例與海水相似,證明了「生命起源於海洋」的論述。礦物質就好比是可開啟健康機能的鑰匙,足量且均衡地補充優質天然礦物質,能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從深層海水中提取之「深海礦物質」,能滿足現代人講求天然、好吸收的要求。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深海天然礦物質D-MINNERALZ」,在歐洲最大的機能性食品展Vitafoods介紹給歐美專業保健原料廠商,因D-MINNERALZ具備安全、高品質、專利製程及許多益於健康改善的功效證明,在展會中受到眾多注目。「深海天然礦物D-MINNERALZ」可被添加於包裝水、飲品、錠劑、膠囊及粉包等,提升保健產品的價值與功效。 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另一項產品「深滋味天然鹽」,含有花蓮東岸的深層海水鹽,保留了天然深海礦物質,富營養又具回甘風味,在台灣本就廣受好評,今年更榮獲2017 Monde Selection歐洲品質評鑑金獎。現代人鹽吃得少,更要吃得好,高貴不貴的台灣特產「深滋味天然鹽」是消費者最佳的選擇。 海洋深層水是台灣珍貴的資源,也是台灣少數獨步世界的特產,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致力開發可應用於改善人體健康的「深海天然礦物質」原料,也製作成消費者容易親近的鹽品、保健食品及保養品等產品。相信台灣特產「海洋深層水」將帶給台灣更多榮耀。 台灣海洋深層水 (股)公司 (02) 256-28719。 (譯: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 KOH)
富山縣入善町去年開始利用深層海水進行的櫻鱒養殖正順利進行當中。日前以深層海水搭配地下水養殖的櫻鱒順利的成長,並初次出貨。 4月17日特別主辦初次出貨儀式的記者發表會,入善町笹島町長致詞時表示「作為入善町春天的味覺新體驗,促進地域活化」。 使用於鱒魚壽司的櫻鱒在縣內的年生產量約1噸,且年年減少,近畿大學運用海水進行櫻鱒完全養殖成功的經驗,去年開始在入善町以富營養且無細菌污染的深層海水進行養殖試驗。 入善町除可取得深層海水且擁有黑部川扇狀平原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過去因為海水溫度升高影響櫻鱒養殖的課題,也因運用長年維持低水溫的深層海水而使其養殖效率提升。 這次將生長到成魚的300尾中200尾提供給入善町的餐廳,並於期間限定的活動中以生魚片及冷盤等23種菜色供應給消費者。 由於使用高潔淨的水質解決了寄生蟲的問題,方可將具有豐富脂肪的櫻鱒以最新鮮的狀態進行供應。 櫻鱒養殖試驗將朝商業化的方向持續進行到明年度,今年將以年產600尾以上的為目標進行養殖技術的開發為目標。(原文:Tulip TV) |
作者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 日期
July 2023
產業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