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財團法人國際大氣研發基金會主辦「2016年海洋熱能開發論壇」,提醒溫差發電此一應用選項,並從技術、產業面向切入交流,承先啟後,企圖擴大再生能源既有格局框架。
七〇年代能源危機 促啟海洋溫差發電契機
海洋溫差發電(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OTEC),即利用動力循環系統,將表層溫海水與深層低溫海水之溫差熱能轉換為機械動能,再產生電力。三十多年前,國內外曾掀起一股熱烈推動OTEC的浪潮,因它是再生能源中穩定的基載電力,全日全年不間斷,目前美、法、日、韓、印度等國積極投入研發工作,國際上技術提升與經濟性的進步,使該產業發展愈益成熟。
最早源於1881年,由法國物理學家達森瓦(J. D'Arsonval)提出OTEC的構想,20世紀1926年,法國科學家克勞德(G. Claude)使用一座小型的實驗裝置,公開證實其可行性;後幾經試驗,1954年克勞德欲在非洲象牙海岸建立一座陸上型封閉式發電廠,因無法與水力發電、廉價化石燃料競爭,法國OTEC的進展暫告一段落。
至1962年,美國人安得森(J.H. Anderson)針對克勞德設計上的問題進行改良,取得「於天然水取得動力的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該發明乃OTEC研究的濫觴。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機,OTEC因此蓬勃發展,1979年美國更於夏威夷外海,首次從海水溫差獲得淨電力。
直到1981年,日本率先在南太平洋的諾魯島建立世界第一座陸上型封閉式實驗電廠,裝機容量100KW,證明了OTEC可提供穩定電源。1993年,美國再進一步於夏威夷建立一座陸上型開放式海水溫差實驗發電廠,設計容量為210KW。如今,世界各國紛紛投入開發海洋能源競賽,此全球最大、未開發的潔淨能源,中國作為結合技術開發、商業營運之重要試驗場,2013年與美國國防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展開合作,計畫在海南島外海建造全球最大浮動式OTEC溫差發電廠,企圖迎頭趕上西方國家原佔海洋發電領域的領先地位。(出處:環境資訊中心)